时间:2011-03-07 23:48
本期“三江人文讲坛”与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市民大课堂”合办。同题讲座昨天在宁波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主讲人梅庆生
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浙江文化等课程,先后在《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和主持全国、省、市多项哲学社科规划项目。
对联是什么?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由两个互相对偶的句子组成: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上,可贴于门、厅堂、柱子上等。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中国特有的书法、文学、雕刻、建筑艺术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宁波市的城市形象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阁门口郭沫若先生撰题的“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都是非常好的对联。
2006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民俗项)。
对联反映了中国人的阴阳二元观念
楹联的对称,与古典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对联与春联趣话(组图站群系统,即把世界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的思维观念相通。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黄老帛书》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下、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上、刚健等。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人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能引起自己身心愉悦感受的因素,比如具有对称性的形体。如梅花的花朵,好像是一个花瓣绕着它的轴旋转一周形成的,五个花瓣看上去几乎完全一样,给人以匀称的感受;人或动物的形体一边与另一边几乎完全相同,可以折叠重合,左右对称,给人以均衡的感觉。久而久之,这些对称性的感受逐渐成为一项美学准则,广泛应用于建筑、造型、绘画以及工艺美术的装饰之中。这些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的感受,体现着稳重、庄严、娴静。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
楹联最本质特征是“对仗”,其中最关键的是字数和平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实质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而英语中,即使事物名称、概念相对,单词数量和词性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故无法相对。
楹联多数是写成文字,悬挂或镌刻在其他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自动采集软件楹联对仗还讲求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存在,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对联的产生
关于对联的起源,有两种比较普遍的看法:
1.起源于先民桃符。贴门神的风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山海经》记载,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擅长捉鬼,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的像。左门上叫神荼,右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为门神。唐太宗时,又尊奉秦叔宝、胡敬德(尉迟敬德)为门神。“神荼”“郁垒”仅仅是二神之名,并没有独立对仗意识,不能称为对联。
2.起源于后蜀孟昶。据说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喜欢标新立异,在公元964年除夕,他突发奇想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为桃符挂在他的居室门口。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从文学史角度看,楹联应该是从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比较整齐的对偶句。现存最早的歌谣为《吴越春秋》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另外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诗经》对偶句式十分丰富站群怎样搞,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道德经》对偶句亦多,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汉代辞赋讲究文采和韵律,对偶普遍运用于赋的创作。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骈偶阶段:骈体文源于东汉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中对偶句连续运用,称排偶或骈偶。
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声律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唐代成熟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称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颔联颈联对仗极为工稳,远胜骈体文中的骈偶句。律偶字数由骈偶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声律对仗已成熟。
对联的类别
按用途分类:1.通用联:春联2.专用联:戏台联、祠堂联、园林联、博物馆联、寿联、婚联、挽联、座右铭联、赠联等。
按字数分类: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
什么叫长尾关键字按修辞技巧分类: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按创作手法分类: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3.自创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的上下联区分
上下联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比如一般是上联写景,下联抒怀),更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仄起平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所不同。古代汉语音韵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而现代汉语语音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般而言,阴平、阳平归入平声,上声、去声归入仄声。
“对仗”的具体要求
一是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要求,否则就破坏了对联的对称性。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但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中应避免上下联中“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异位重字”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而“同位重字”是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出现。
二是词性相当:现代汉语有两大词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应词性相同或相近。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其次,芭奇站群软件是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最后,是义类对应,即把表达同一类型事物的汉字放在一起。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将名词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地理、草木、飞禽、方位、颜色、数字等。据传,鲁迅幼时就读三味书屋,某日对课,寿镜吾先生出题“独角兽”,其他学生纷纷以“两头怪”、“三脚猫”、“九尾狐”等对,鲁迅对“比目鱼”,先生大为赞赏。
三是结构相同:结构相同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
四是节奏一致:节奏一致就是要求上下联停顿的地方一致,有相同的节奏,一个节奏单位通常是一个意义单位。如三言联的节奏结构为“二、一”或“一、二”:唐-伯虎,李-公麟。金石-乐,书画-缘。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须相同,句式多长短句(类似词),多用动宾、介宾结构。
五是平仄相谐: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1.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2.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一致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互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在当今这个高度国际化、商业化、网络化的社会里,大部分传统的、手工的、个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都是艰难的,对联与春联也是如此。对联习俗的普及和传承,我觉得有赖于两个基本环节:一是用毛笔书写,一是对学习者的考核。当然,我们无法要求今天的学生也像过去的学生一样啃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但是,在各级教育中适度引入对联制作的内容,结合毛笔书写的训练,并要求进行一些基本的考核,我想是可行的,有意义的。(本文来源:宁波网-宁波晚报)